在很多农民朋友的眼里,只要肥料施用得到位,只要自己对土地的功夫下到位,农作物就会茁壮健康的成长,自己也能如愿获得好收成。然而,世事难料,农民朋友们一心期盼的农作物健康成长却往往难以达标,不少农民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对农作物施肥不到位,又或者是自己的种植手法需要改进。其实,追根溯源,农作物生长的关键还在于土壤,而土壤本身又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。
首先,是土壤的透气性。如果土壤的透气性好,排水良好,可以显著提高养分吸收效率,所以很多板结土壤,苗期长势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土壤透气性差,土壤三相中,气相比例低。比如细心的农民会发现,在农田中地势较低且渗水性差的地方往往苗期长势不好,这就是因为根系必须要通过呼吸作用才能吸收养分,但土壤的透气性不好就无法为根系提供充足的氧气。久而久之,农作物严重缺氧就会干枯致死。为此,农民朋友可选择中耕散墒、透气;部分作物可起垄栽培。如果是土质粘重问题,那么部分地块有必要客土掺沙,秸秆还田等措施,提高土壤透气性。
其次,是土壤的温度。当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均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,比如春季玉米苗期叶片发红,主要是由于土壤温度过低,影响玉米对磷的吸收导致叶片发红。土壤温度过低时,会直接影响根系活力,以及养分吸收相关酶的活性,导致养分吸收障碍。针对此问题,农民朋友可以通过中耕,提高地温,或者覆膜,以及叶面喷施肥料来为农作物补充养分。
最后,是土壤的土壤酸碱度(pH)。当土壤变成碱性土壤时通常是以碳酸钠为主的碱土,地表呈现灰白色,像一幅薄纱覆于土上,湿时土壤泥泞不堪。这种土壤经常会形成光板地,危害十分严重。只有土壤pH值在6.5~7时,土壤养分的活性才能最大值,当土壤的pH呈酸性或者碱性时,土壤养分活性会大打折扣。
因此,针对不同的土壤要选择正确的种植管理措施很关键。大量的试验数据证明,在酸性条件下,植物吸收阴离子数量多于阳离子;在碱性条件下,植物吸收阳离子的数量多于阴离子,因此在碱性土壤中,降低土壤的酸碱度可显著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。